今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将在广东省茂名市诞生定向项目决赛首金,也是全运会首个群众比赛项目决赛的首金。自2017年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天津)首次增设群众组比赛项目以来,实现了从“全民健身与全运同行”到“全民健身与全运同台”的历史性跨越,截至十五运,群体项目从19个增设至23个大项,带动全国更多群众参与,在见证十五运首金诞生的重要时刻,民生智库体育发展研究中心系统梳理了全运会群众体育项目发展历程和关键政策措施,并选取十五运群体项目赛事的典型案例,展示新时期群众体育在全运会蓬勃发展的生动图景。
随着全民健身战略的深入实施和社会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日益增强,改革全运会办赛模式、扩大群众参与的呼声越来越高。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开始酝酿全运会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要将全运会办成“人民的运动会”,让更多普通群众有机会登上全国最高水平的体育竞技舞台。
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天津)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首次设置了19个大项、126个小项的群众体育比赛。项目类型设置多样,包括马拉松、轮滑等新兴项目,乒、羽等传统项目,龙舟等民族体育项目,以及棋牌类智力体育项目和航空模型、航海模型等科技体育项目,覆盖各年龄阶段、各类人群。
2021年第十四届全运会(陕西)群众项目设置更加丰富,参赛规模进一步扩大,群众项目包括比赛类和展演类,共有19个大项、185个小项。本届全运会诞生了首个群众项目金牌——广东“足球妈妈”队在五人制足球女子乙组(老将组)比赛中夺冠,创造了历史。
2025年第十五届全运会(粤港澳)将群众体育发展推向新高度。本届全运会群众赛事分为比赛类和展演类,共有23个大项,166个小项。其中,比赛类19个大项、145个小项,展演类4个大项、21个小项。项目设置更加多元,参赛门槛进一步降低,参与方式更加灵活。
为确保全运会群众体育项目行稳致远,国家及体育管理部门构建起多层次政策保障体系。从顶层设计层面,明确发展目标与方向;在实施细则方面,制定赛事章程,PP电子入口明确赛事组织、人才培养、资金投入等配套要求;同时列入年度工作重点,为群众体育项目蓬勃发展筑牢制度根基。
▷ 2017年《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运动会各群众比赛组织参赛工作的通知》,明确在全运会增设群众比赛项目是贯彻落实习对体育工作系列讲话和批示、指示精神,推进体育改革创新的重大举措,是构建“大体育”格局的新尝试,是推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落实的重要举措,是发现优秀体育人才的重要平台,是激发市场活力的有效途径。要求组织参赛工作要始终公正透明,做到信息公开,畅通群众报名参赛的渠道等。
▷ 2021年《“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办全运会群众赛事活动和全国社区运动会,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供给。”
▷ 2023年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群众赛事活动规程总则》,明确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赛事活动的23个大项、166个小项,包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比赛类项目,以及健身气功、太极拳、舞龙舞狮、广播体操等展演类项目,推动各参赛单位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我要上全运”赛事活动,搭建群众广泛参与全运盛会、享受全民健身的良好平台。
▷ 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群众赛事活动各项目规程》,明确了各项目参赛人员资格、报名办法、比赛时间地点等具体事项,为群众体育项目进入全运会提供了详细的操作规范和依据,确保了群众赛事的顺利组织和开展。
▷ 《2025年群众体育工作要点》提出坚持“全民全运、全运惠民”,办好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赛事活动,鼓励支持各地方、各运动项目开展“我要上全运”系列活动,充分发挥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赛事活动的综合效益,牵引推动群众赛事活动广泛开展。
4月11日上午,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比赛定向项目预赛无线电测向公益体验活动在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卧龙镇迴龙小学赛场举行,20余名小学生参与其中。本次活动包括无线电测向科普知识讲座和实践体验两部分。无线电测向世界冠军、PP电子入口国家级裁判李如红、韩春荣,无线电测向全国冠军、国家级裁判景荣棠分别做了精彩讲座和实践指导。活动伊始,景荣棠老师深入浅出做了无线电测向科普知识讲座,为同学们全面细致地讲解了无线电测向运动的起源、历史沿革和发展,无线电测向机的结构、原理以及使用方法,无线电测向运动的竞赛类型。在实践阶段,学生们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分组进入活动区,开展3.5MHz无线电测向项目的体验。他们手持无线电测向机,头戴耳机,通过对接收到的无线电波进行判断和分析,时而果敢前行、时而止步静听,仔细搜寻隐蔽电台,按顺序寻找信号源,并在点签器上成功打卡。迴龙小学校长表示,通过组织本次公益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心中埋下一颗无线电测向的种子,无线电测向运动不仅是一项有趣的体育活动,还能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兴趣,激发创新潜能,为学校体育教学提供了新的选择。
在2025年4月28日于江西婺源落幕的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比赛门球项目(混合五人制C组)预赛中,湖北省代表队由襄阳市樊城区牛首一中的7名中学生组成,在教练及领队带领下,以6胜3负的成绩从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近200名选手中脱颖而出,成功获得8月全运会决赛资格。这支学生军展现了超越年龄的成熟技术与团队协作能力,特别是在小组赛第一阶段4胜4负未能直接出线的情况下,第二阶段关键战中以6:3力克河南队,充分展现了过硬的心理素质和战术执行力。主教练杨太龙介绍,球队正在根据决赛规则特点,系统优化战术体系,重点强化队员在高压环境下的心理抗压能力和临场应变水平,这支从校园走出的青少年门球队将在全运会决赛舞台上展现湖北青少年门球运动的独特风采。门球等传统群众体育项目在青少年中仍有广泛基础,全运会群众赛事为校园体育人才提供了展示舞台。
在即将于2025年5月10日至15日举行的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赛事乒乓球项目预赛(南方赛区)中,80岁高龄的广东乒乓球队前教练李联益将率领包括华南师范大学曹幸妮在内的广东女子民间高手参赛。李联益是中国乒坛传奇人物,曾以运动员身份参加第二届全运会,以教练员身份参加第三届至第十届全运会,2017年72岁时带领广东女队参加第十三届全运会群众赛事乒乓球项目,时隔八年再次出山。队员曹幸妮曾是专业运动员,代表广东队参加过数届全运会专业组比赛,最好成绩是女团第四名与混双铜牌,退役后在高校任教的她为备战全运会群众赛事每周与女双搭档加练,展示了专业退役运动员参与群众赛事的独特优势,也体现了乒乓球项目在群众体育中的特殊地位。
民生智库秉承“为社会思考、为国家献策、为人民发声”的使命,以“专业、担当、奋斗、快乐” 为价值观,深入研究中国社会发展实际,深度洞察民生民情民意,坚持开展独立、客观的专业研究,为政府决策和施政提供了专业的智力服务、准确的数据支撑和智能化的技术支持。
民生智库深耕发展改革、民政老龄、生态环境、乡村振兴、市场监管、城市治理、科技创新、营商环境、绩效评估等专业领域,为各级政府提供政策研究、发展规划、社情民意调研、第三方巡查评估等专业服务和各类数字政府解决方案,逐步形成了“一体两翼”“一院九部”的业务发展模式,受到客户、媒体和业内同仁的广泛好评。